鼻炎反复发作太难受?这份科学防治指南请收好
近早晚温差大,身边擤鼻涕的声音此起彼伏。很多人以为这只是普通感冒,实际上超过六成的人患的是过敏性鼻炎。这种疾病虽然不致命,但鼻塞、流涕、打喷嚏的症状会影响生活质量。今天我们就来,如何科学应对这个困扰上亿国人的常见病。
为什么鼻炎总在换季时找上门?
每到春秋季节,医院耳鼻喉科就会排起长队。这主要与环境变化密切相关:春季花粉浓度高,秋季尘螨活跃,加上空气干燥,鼻腔黏膜更容易受到刺激。办公室白领张女士说:"每年这个时候就像定了闹钟,早晨连打十几个喷嚏,办公桌上永远堆着纸巾山。"其实这背后是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在作怪,当过敏原进入鼻腔,身体误以为是"敌人"入侵,就会启动防御机制。
区分感冒和鼻炎有诀窍
很多人分不清鼻炎和感冒,这里教大家几个辨别要点:普通感冒通常伴有发烧、喉咙痛,症状一周左右就会缓解;而过敏性鼻炎以阵发性喷嚏、清水样鼻涕为主,持续时间往往超过两周。如果发现自己的"感冒"总是好不了,建议到正规医院做过敏原检测,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。
日常防护做好这六点
控制鼻炎发作,预防比治疗更重要:1.每天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,建议使用专门洗鼻器;2.卧室每周更换床单,使用防螨面料;3.外出佩戴医用口罩,减少花粉接触;4.室内保持50%-60%的湿度;5.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益生菌;6.加强体育锻炼,特别是游泳对改善鼻部症状有帮助。这些方法看起来简单,但坚持下来很明显。
治疗手段要科学选择
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案分为三类:药物治疗鼻用激素喷雾,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,这类药物局部吸收少、副作用小;对于的季节性鼻炎,可以提前2-4周开始预防性用药。免疫治疗适合明确单一过敏原的患者,通过逐渐增加过敏原剂量来降低敏感性。需要提醒的是,市场上某些宣称"鼻炎"的偏方可能存在风险,切勿轻信。
特殊情况要特别注意
孕妇、儿童等特殊人群用药需格外谨慎。妊娠期妇女可以选择性较高的生理盐水冲洗;儿童使用药物要注意剂量调整。近期研究发现,长期未控制的鼻炎可能增加哮喘风险,因此及早干预很重要。另外,如果出现黄绿色脓涕、面部疼痛等症状,要警惕是否发展为鼻窦炎,这种情况需要加用抗生素治疗。
写在后
鼻炎虽然常见,但通过规范治疗和日常管理,完全可以控制得。关键是找到靠谱的医疗机构,坚持科学防治。如果症状持续加重,建议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,必要时做鼻内镜或CT检查。记住,与其忍受痛苦,不如及早就医,让呼吸重新变得轻松顺畅。


